5月19日與21日晚,著名漢學家Liljana Arsovska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帶來兩場精彩講座,以翻譯為鏡,探討中國文化敘事的重構與傳播。
首場講座聚焦“以‘譯’敘‘事’:通過翻譯再構中國故事”。Arsovska指出,改革開放后中國逐步擺脫西方敘事框架,通過重釋儒家、道家思想構建文化主體性。她特別強調,當代中國的翻譯已從“求理解”轉向“主動表達”,在文化輸出中堅持“以我為主”的敘事立場。次場講座“讓莫言‘說’西班牙語:語言的創(chuàng)造與重構”中,Arsovska以《鱷魚》等作品為例,生動演示了歸化與異化策略的平衡藝術。她揭示文學翻譯既是語言轉換,更是文明對話的橋梁。
兩場講座不僅展現(xiàn)了翻譯作為文化再編碼的深層力量,更揭示了中國故事走向世界的當代路徑——既需文化自信的堅守,也需傳播智慧的創(chuàng)新。在全球化語境下,這場關于語言與敘事的探討,為文明互鑒提供了新的思考維度。